主題展館 › 池上產業文化展示中心
exhibition
客家池上精神
  • 池上地區客家史略

【遷移史】

清代時期
清代大陂池一帶,原本是平埔、阿美族的居住地,1875年清政府實行「開山撫番」政策,新開園成為後山的駐軍重地之一,此處才漸有漢人入墾,直到1888年由客家人主導的「大庄事件」發生後,由於客家墾民在此遭到牽連,難以安身,許多人因此離去。光緒20年的人口統計,158戶、688人中,包含阿美族、平埔族、閩客漢人,其中以平埔族最多,阿美族次之,漢人極少。

日治時期
客家人遷移後山的高峰,於日治的昭和年間,其中包括各會社招募的「會社移民」,以及自主前來的「自由移民」。昭和7年,池上的客家人已有600人,昭和10年達1,049人 池上成了客籍移民的新天地。民國45年,池上鄉總人口11,272人中,客家人佔34.8%,約3,400人;閩南佔31.4%,原住民佔22.7%,就整個台東縣而言,池上客家則佔全縣客家的15.9%。

【客從何處來】

池上的客家人,溯其源流,以南部客來的較早,北部客來的較晚,但人數後來居上,中部客人數不多,外省客人數更少,都是近百年來才遷移過來的;六堆客因地利之便,來台東較早,以經商、上班者居多,如經營米廠、或任職於製糖會社等,這些公、教人員退休後,不少人又返回南部老家。北部客多數在日治中、晚期才來,以農墾為主,並以永住為目的,是目前池上客家的主要成員。

【所為何來】

大正7年,台東製糖會社開始招募本島人入墾,大正11年(1922),台東開拓會社又招募了100戶苗栗的客家移民,先暫時安置在新開園,半年後,住進大埔新建的移民村,此後,本島人不斷移來池上開墾。 由於土地便宜,多數客家人移來的目的,有的是為了開墾謀生,有的是為了投資,這些人將西部土地田產變賣後,平均一甲地在池上可換到二、三甲地,經過一番開墾都成為早期池上的大地主。 除了農墾,日治時期到東部做山場(林班、料仔山)、腦丁者,幾乎都是客家人,此外,也有逃犯、倒債、私奔而來者,所謂「十個公婆九夥計,十條牛牯九滑鼻」。對於當時逃來後山的罪犯,當局採取較寬容的態度,而這些跑路的羅漢腳,在池上亦不乏發達致富者,頗富傳奇性。